需要论和环境说
津津有味地沉浸于《生活的艺术》中,但读到林语堂先生如此酷爱吸烟还把吸烟描述的那么重要和高尚时,我实在是有些惊呆了!于是让我不得不去思考,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再理一下头绪,从而能够更客观地去看待自己和他人。如此我就得出如下观点:大凡世界中的很多事物,都应该因人而异,只与自己需要有关,而与自己环境相连,而根本不应该有什么片面的好恶之言。
先做出声明:我是一个不吸烟的人,我是一个不喜欢吸烟的人,我也是一个不赞成吸烟的人,这至少是我目前的状态。究其原因,我想,我没有吸烟的需要,我也没有吸烟的环境。
以前我吸过烟,准确的说应该是玩过烟。人生的*一支烟是大学一年后的高中同学聚会。同学聚会,自然是兴致高昂,热闹非凡。有人在一一发烟,自然也就接过来,也夹在指间,也吸上一口,也一下子忍不住吐出来,也跟着再来一阵猛猛地咳嗽!我们的班主任是个大烟鬼,他也在场,不过这人生吸烟的*一课,我发誓,绝对不是他教的。人生的第二支烟是参加工作后的同事碰面和聚餐。那是人生的第二故乡,有兄长们的关照,便有家一般的温暖。情兴之处,自然是觥筹交错,也少不了烟雾弥漫。一支烟递过来,不会想着拒绝,也自然试着深深地吸上一口,也尽可能让它们在鼻尖缓缓舒散。那味道虽然苦涩,但还是用坚强的洒脱作别稚年,仿佛实现了一种满满的仪式感。人生的第三支烟是回到阔别的家乡与亲人相伴。工作后的*一年,我是带着满满的喜悦和心意,从村的东头一直步行到西头,到处都是乡亲们热情又熟悉的脸。等到父亲接着我,说的*一句话却是“你咋不给六爷大伯小叔们让烟哩”,“哦……我忘记带身上了……”那是我极其惭愧的一瞬!我实在不能回答给我亲爱的父亲“因为我不吸烟”。从此以后,虽然我依然不吸烟,但每每回去,身上必会装上两三盒!在村里一路走过,任由它们全部散去。
吸烟本是一个奢侈品,我不吸烟,我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想去吸烟而花一分钱。但居然有那么多人甚至不舍得吃得更好而去吸烟。这是我原来一直也很迷惑的地方,但我现在就很明白了,吸烟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,这是一种需要。老家的农村吸烟很普遍,无论老少。春节过年时,大家闲来无事,别的能干什么,于是就聚在一起,边打牌边吸烟,很是逍遥。父亲也吸烟,或在劳忙之余,或在冥想之间,或在吃过饭后……我猜那烟一定是更能消除他的疲劳,更能理顺他的思绪,更能让他有“赛过活神仙”般的享受!
既然吸烟是一种需要,那我又有迷惑了,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总会有一部分学生藏进厕所里抽烟,都是小屁孩儿一个,需要抽烟?居然还会上瘾?想想我自己,从下学开始到工作多年,如果把那星星点点吸过的烟累积起来我想也得有几大条吧,但我归根到底就是对烟没感觉,更不用说上瘾了,我对烟是绝对没需要的。那他们呢,怎么就那么需要呢?问题慢慢也就清晰了,当然是环境起的作用。还不是一帮狐朋狗友总喜欢在一起,若有一个吸烟的,日久天长大家就都如此了。我绝对相信那些“可恶”的小烟民出生来都是干干净净的,但不知道从何时起就慢慢地被那烟雾缭绕所熏染了,以至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。
看来毋庸置疑,环境对于吸烟的影响起了关键作用。我不吸烟,没有这个需要,也源于没有这个吸烟的环境。我一般的工作是在课堂,我一般的生活也在校园,绝大多数人不抽烟,我也实在挑拣不出吸烟有多么太大的好处,于是也就自然远离了。假设当初我没有考上大学而一直留在农村呢?我现在肯定也是大烟鬼一个。我肯定不会因为自己读过两天书就自命清高卓尔不凡,我肯定会融入大家伙中去一起同乐,即使是我明明知道吸烟不好。
所以,我认为大凡人们的很多癖好,都与自己的需要有关,而需要与否,是受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影响的。社会是一个大环境,每人都有一个小环境,出生不同,经历不同,环境各不相同。那置身于你的那个特定的环境之中,你能保证你到底是谁?你又能保证你到底不是谁?很多评论和思想人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,而把别人的实际忽略,于是就有了很多的观点,甚至还完全相反。
吸烟如此,我想喝酒相似,恐怕像宗教信仰这样高端的东西也一样。想再补充一句:我不吸烟,少喝酒,认同唯物主义,没其他宗教信仰。
治疗癫痫病很好的药药物怎么得癫痫太原去哪看癫痫病